近日,韩国显示屏产业协会(KDIA)发表《iLED显示屏产业分析报告》,该报告指出自2030年起,以Micro LED、Nano LED、量子点(QD)等无机材料为光源的iLED显示屏市场将正式启动,并表示韩国iLED显示屏产业的竞争力不及中国和中国台湾地区。韩国显示产业协会副会长李东旭说,“在当前iLED领导地位之争已经开始,时间就是竞争力,如果投资拖延一年以上,就很难像日本当年那样确保在显示行业保持领先地位。”
韩国显示业界为了重返全球面板产业龙头,将无机发光(iLED)显示屏视为未来发展重点。此外,韩国显示产业协会还启动了人员培训和标准化基础建设项目,以增强iLED显示屏的竞争力。该计划将审查各种策略,以重新夺回显示屏领域的领先地位,包括推动技术开发,以及为大中型公司建立一个咨询机构,以建立自有的显示屏供应链。
随着元宇宙、自动驾驶等新一波产业的兴起,iLED显示屏的高可靠、高性能、超低功耗特性备受关注。iLED显示屏具备寿命长、亮度高等优点,比既有的LCD或OLED效能更佳,适合应用于元宇宙、医疗保健、自驾车等未来应用领域。对此,韩国政府曾于2023年5月发表显示屏产业创新战略,计划透过培养iLED产业,于2027年夺回全球显示产业第一。
不过,要抢占iLED市场并不容易,因为韩国面临的竞争对手是中国、中国台湾地区、美国等。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,截至2022年在iLED领域进行的投资规模,已达100亿美元。然而韩国因原材料、零组件、设备企业等相关生态系较为不足,可能错过在iLED市场竞争的机会。
不过,iLED显示屏所使用的像素技术,须结合半导体制程相关技术,因此KDIA认为,若能以韩国俱备的半导体和面板技术为基础建设新的生态系,将能改变市场竞争格局。
韩国显示产业协会副会长李东旭表示:“我们有能力保持自己的地位,如果得到政府的支持,我们将能够凭借iLED显示屏重新夺回全球第一的位置。”
面对韩国来势汹汹的挑战,韩国能成功拿到入场券并赢得最终的胜利吗?中国和中国显示企业又该采取哪些策略来应对韩国的挑战?
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LED显示产业制造国,拥有庞大的市场规模和先进的制造能力。中国的显示企业一直在不断发展和创新,并且在全球市场上具有竞争力,中国显示企业在全球市场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。韩国发起的“iLED保卫战”可能暂时会对我国LED屏企的出口业务和市场份额造成一定冲击,但长远来看,此次“iLED保卫战”可能是促使中国新型显示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契机。但是,面对韩国在LED显示产业的雄心壮志,我国新型显示相关企业一定要未雨绸缪,采取相应措施,这有助于稳定相关企业的市场地位,保护现有的客户关系和市场份额。
其次国内显示企业也要提高技术创新能力,加大研发投入,加强Mini/Micro LED等新型显示技术的研发,推动LED显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。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,中国企业可以在高端国际市场上与韩国竞争,并吸引更多客户,同时加强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与创新,共同应对挑战。通过整合资源,共同开发新产品、提升技术水平,提供更具竞争力的解决方案。
此外,还可以通过扩大国内外市场份额来应对挑战。政府制定支持新型显示行业发展的政策,鼓励国内企业采购国产屏,并提供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等措施,以推动本土市场的发展。同时,我们也需继续积极开拓国际市场,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。通过加强国际合作、拓展海外销售渠道、参与国际展览和会议等方式,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和国际竞争力。
要应对来自韩国、日本等国家在全球显示产业中的竞争,开创我国LED显示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新辉煌,就必须加强自身实力,注重技术研发和创新,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,并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,把握新机遇,加大内部创新力度,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,这是我们行之有效之路。相信,只要中国显示企业在显示技术上深耕厚植,笃行不怠,点靓未来市场的一定是中国显示企业!